|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大足区2023年小学四、六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分析 | ||||||||||||||||||||||||||||||||||||||||||||||||||||||||||||||||||||||||||||||||||||
作者:何敏 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83 更新时间:2023/9/18 15:44: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大足区2023年小学四年级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分析 在区教委、教师进修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于2023年6月,对我区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语文素质测查。为进一步推动全区语文教学,真正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的三重功能,现将本次测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的特点 本次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依标扣本,坚持用双向细目标准规范考题命制,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落实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学科特征,体现统编教材的新理念、新要求,突显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不任意拔高要求,不人为降低标准。 试题结构和分值合理:【积累运用34分】【阅读赏析36分】【习作展示30分】三个部分,依课标,扣教材,重基础,重积累,重运用,重阅读。 试题设置回应了课程育人价值的追求,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广,采用全语境呈现,基础知识从单一的复现走向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性评价,并引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习得方法;语文能力的考察突出层级性与全面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增强了阅读能力层次性和综合性,新增了阅读策略的考查,关注阅读过程,注重导引思维,习作测试体现真实语境,增强读者意识,构建支架,激活思维,顺畅表达。 二、质量监测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参测人数2923人,实际统计人数2845人,平均分为 75.57 分,优生率48.44% ,及格率89.84% ;其中D(<60分)等级289人,C(≥60分、<70分)等级313人,B(≥70分、<80分)等级865人,A(≥80分、<90分)等级1189人,A+等(≥90分、≤100分)级 194人,A和A+约占48.43% ,说明优秀生数量较偏少,大部分学生对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比较好,思维能力较强;D约占10%,低分数学生数量少。四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比较均衡,但有些班级差距也比较大。 三、各板块学生答题情况质量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总分34分) 这个部分共有四小题,各小题内容及得分情况如下:
以上试题以知识、能力、运用为主线,紧扣单元主题,侧重于考查课标、教材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重点测查学生课内词语积累及运用的能力,题目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情境,设计真实任务,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 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第一题:选择题,共8个小题,考查内容包括汉字的音、形、义的辨析与书写、理解与运用;语言的梳理与表达;古诗文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学习策略的概括与总结、迁移与运用;思维过程的呈现等等, 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训练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很差,尤其在词语、古诗文的理解、精准表达与运用方面的能力特差,导致本小题的得分率较低。 第二题:根据语境及拼音书写字词,学生答题情况总体较好,书写规范,错误较多的把“尽职”写成“禁止”,说明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整体把握不够好,没有养成理解记忆的好习惯。还有把“努力”写成“怒力”的。 第三题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学生对语气词理解与运用掌握比较好,但根据语境补充比喻句,失分率高,对反问句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差。说明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教学中迁移运用的训练不够。 第四题是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多数学生能根据语境正确填写诗句。但是错别多。比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 中的“疏”“阴”写成了“蔬”“荫”,“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中 的“稀”写成“希”“西”。 ☆第二部分【阅读赏析】(总分36分) 这个部分共有三个阅读大题。各小题内容及得分情况如下:
第一题:快乐读书吧阅读与交流,重点考察了对整本书主要内容的把握与阅读方法的分享。该题的得分率较高,说明一线老师有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认识,加强了对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要求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但还有部分同学对快乐读书吧中整本书内容一点不知,有些班级没能有效引领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第二题是以非连续性文本方式考查群文阅读能力,主要考查了能在几篇文章中识别和提取明显信息的能力,能运用多篇文本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对多篇文本的特点(观点、情感、表达方式等)进行倾向性判断和恰当的评价能力。 该题的得分率很低,主要问题:单元内新闻阅读及转述的方法没能很好的掌握,获取新闻信息时不关注题目要求的“注意说明新闻的来源”;梳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差,在概括新闻内容时,忽略了“评论区”的信息,导致答题时没有学生、家长或自己对新闻内容的认识而失分;在情境任务中运用自己在多篇文本中获得的关键信息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说明当下部分老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认识不深入,群文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够,学生缺乏“辨识与提取”“比较与融合”“评价与应用能力”。 第三题是以课外短文阅读的方式考查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文本内容,梳理表达方法,描述文本描写的具体场景,从关键词语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该题的得分率不高,主要问题:对描写的场景和场景的特点不能准确概括,对场景描写的表达方法不能正确判断,对文中“农民们正忙碌地播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因如此,农民才给这嫩绿可爱的小苗注入了无限的希望。”的“无限的希望”指的是什么,不能根据文本内容和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从“无限的希望”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没有自己的认识。说明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解释文本的能力”“评价反思”“综合运用”能力很差。 ☆第三部分习作展示(总分30分) 习作展示内容构成如下:
本次习作紧扣教材训练目标,重视情境创设,唤起学生记忆,激发表达欲望,要求具体,得分率79%,学生习作总体向好,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部分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描写人、事、物、景……的表达方法,突出所补充事物的特点。内容充实,表达具体,特点鲜明,感受深刻。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存在的问题:城乡差别较大 1.审题能力差,不能读懂作文要求。这是个半命题作文,相当一部分学生题目是“xxx真可爱”。 2.内容不充实,表达不较具体,自己喜欢的人、事、物、景,只是大话、套话,不能运用学过的描写人、事、物、景……的表达方法,突出所补充事物的特点。文章中找不出特点,没有自己的感受。 3.习作表达无序,不能合理安排作文内容的详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4.错别字多,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本次作文只有少数同学字迹工整,干净漂亮。大部分同学书写错别字很多,很凌乱、糟糕,墨团儿很多,不会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5.“0”分作文数量也不少。本次零分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类:空白卷、抄写阅读短文的、随便写些字把作文格占满格子的。 三、教学改进的方向 1.加强课标学习和教材解读的教学研究,明晰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标准。改进课堂教学,重视过程性学习评价,梳理内容,发现联系,归纳要点,比较异同,整合信息,质疑探究,推理判断的阅读能力培养。 2.落实课标精神,重视语言积累,重视积累,优化积累,丰厚积累,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读书的诀窍之一。在积累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明确积累的目的,探索积累的方法,提高积累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要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生活积累之后将会在脑海中留下生动鲜活的表象,为学生发展想象和形象思维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也为语言积累开掘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为丰富积累和提高积累质量,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进而抽象概括,使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3.快乐读书吧,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其编排的内容与所在单元的主题紧密联系,教师应研究统编教材,把握单元编排意图,有效运用教材策略,单元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是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更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质量。 4.加大书写训练的力度,强化字词过关的书写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技能。 5.强化习作训练。关照单元整体加强板块整合,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明晰习作教学目标的前后关联,统筹规划,树立阅读指向表达的训练,倡导一课一得学习表达方法,创设真实情境,注重启发和引导,唤起表达兴趣,搭建学习支架突破写作难点。逐步提高习作技能。 (撰稿:肖兴英 何敏) 2023年9月 大足区2023年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分析 2023年大足区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评价要求,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导向以及学科融合的趋势。 一、监测总体情况 全区参测人数11814人,实际统计人数11529人,平均分为78.60分,优生率56.86%,及格率92.87%;其中D(<60分)等级822人,C(≥60分、<70分)等级1170人,B(≥70分、<80分)等级2982人,A(≥80分、<90分)等级5104人,A+等(≥90分、≤100分)级 1451人,A和A+约占56.86%,说明优秀生群体较多,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语言运用能力较强;D约占7.13%。综上述数据,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语文学业质量在小学阶段应达到的水平,全面考查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学生后续学习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各版块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运用 积累运用共35分,主要考查独立识字、词义理解、句式表达、经典诗文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得分情况及答题分析如下:
第一题是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多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辨别小古文表达的道理;了解习俗蕴含的寓意;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把握名著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表达特点等。大多数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学生掌握较牢固,得分率较高,根据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考题,得分率较低,说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第二题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书写字词,辨别字音,恰当引用经典名言的能力。该题得分率较高,反映了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能力较强,但少数学生书写字迹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第三题是词句段运用,一是考查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意思,该题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的词汇积累量不足;二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心情感受,自然流畅地写出雨中景。 第四题是古诗文积累,考查学生对经典诗句的理解运用能力。多数学生对经典诗句的理解到位,能根据提示填写正确诗句,仅有极少数同学出现书写错别字现象。 (二)阅读赏析 阅读赏析共35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判断信息的合理性,评价鉴赏等能力,得分情况及答题分析如下:
第一题是整本书阅读与交流,考查学生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该题得分率较高,反映了全区各校语文教师普遍重视课外阅读的引领,希继续坚持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常态教学中。 第二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学生从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综合运用提问、比较、联系生活等阅读策略,判断内容或信息的合理性。该题得分率较低,学生失误较多的几处分别是:一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抓住问题关键信息,作答不完整;二是对信息判断不够准确,作答时表述模糊;三是未留心关注生活中的大事件,在列举我国近几年的科技新成就时表述不准确,错别字较多。 第三题是短文阅读,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区分详略安排的作用、了解文本语言的言外之意、联系生活谈体会等能力。该题得分率较低,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或学习谈体会时,表达空洞,列举的示例局限于短文中提到的现象,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说明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习作展示 习作展示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表达方法进行习作。全区平均分23.18,得分率77%,城乡学校之间得分差距较大。本次习作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写出自己的心愿,能比较清楚地写出产生这个愿望的理由和意义,并能用合适的方式抒发真情实感,反映出全区各校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习作指导,学生习作水平有提升。然而,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梳理如下: 1.选材较单一,大部分学生表达的心愿是渴望父母陪伴、考出好的成绩、当一名医生等,此类选材与习作提示内容雷同,没有基于自身的真实想法另辟蹊径。 2.情感刻画不够细腻,只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产生心愿的理由,而没有写出实现这个愿望的具体做法与思路。 3.书写较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不注重卷面的整洁美观,更正时涂抹黑团,没有用修改符号进行正确修改。 三、努力方向 为落实新课标精神,整体提升我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学科育人功能。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成果,建立文化自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唱读;规范地书写汉字,卷面整洁等。 (二)落实课标教材要求。各校应认真组织全体语文老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学业质量标准,结合新教材编排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要求。 (三)重视语言积累运用。多形式鼓励学生多读多记,积累优秀语言片段、经典古诗文,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在积累中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写作水平。纵横关联各学段知识点,在教学中创设任务情境,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将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规划,精心设计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五)训练学生合理表达。用心解读教材中的习作编排序列,根据习作表达目标,扎实上好每一次习作指导课。重视日常小练笔训练,指导学生养成日有所记的习惯。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但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重视习作评价,使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找到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 (撰稿:何敏 肖兴英) 2023年9月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重庆市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 http://www.cqdzjxx.cn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