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教学建议 |
13(阅卷组长:许多) |
重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不清楚,另外物理语言不严谨,错别字较多。 |
重视基础,养成基本物理科学素养,注意物理语言的严谨性。 |
14(阅卷组长:许多) |
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掌握不牢,压力与重力混淆,力的方向理解不够。 |
重视基础,养成基本物理科学素养,注意物理语言的严谨性。 |
15(阅卷组长:李小东) |
学生不清楚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不清楚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
弄清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有哪些决定,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
16(阅卷组长:李小东) |
学生理解不到连通器的定义以及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
1、连通器的定义要注意理解。
2、要理解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深度h的理解。 |
17(阅卷组长:杨永书) |
1、书写太乱。
2、二错别字太多。
3、三浮力的方向记忆不清。
4、物体受力分析不清楚,把力搞混,称重法测浮力应用不好。 |
1、调整学习心态。
2、熟记记忆中的基本定义公式。
3、学会用基本的公式解题。 |
18(阅卷组长:杨永书) |
1、功率公式的应用与变形,不会灵活运用。
2、做功的公式定义不明确,三种不做功不清楚。 |
1、 熟记记忆中的基本定义公式。
2、 学会用基本的公式解题。
3、多复习巩固。 |
19(阅卷组长:刘千志) |
1、公式记不牢。
2、单位错误。
3、科学计数法不熟悉。
4、数学运算能力较差。
5、分析扩展能力欠缺。 |
1、强调物理公式的理解记忆与运用。
2、重视物理量单位。
3、重视学科联系。
4、注重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 |
20(阅卷组长:罗文) |
理解题意偏差,物理现象出现题目中未出现的情况,物理知识描述性太多,未能指出具体知识点。 |
多做训练。 |
21(阅卷组长:羊昌玖) |
重力方向出错较多,画力的示意图不找力的作用点,不按题目要求作图,多画力臂且画错滑轮绕线,主要问题是没有按要求最省力从动滑轮绕线。 |
要求学生规范作图,注意审题。 |
22(阅卷组长:欧邦明) |
1、定量分析正比很少答对。
2、重力大小与纬度错的多。
3、表格错别字太多。 |
1、加强定量分析。
2、物理多联系生活。
3、加强语言基本功多看表格。 |
23(阅卷组长:唐良鹏) |
1、汉字书写不正确。
2、概念混淆不清。
3、实验方法掌握不准确。
4、实验原理与实验不能一一对应。
5、书写乱,字迹不清晰。
6、不认真读题,选填乱写。 |
1、平常注意书写。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3、加强巩固与练习,注重实效。 |
24(阅卷组长:邓义强) |
1、语言表述不准确,如把相平表述为平行同一直线等。
2、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掌握不到位,出错率高。 |
1、加强语言表述的示范。
2、控制变量法的方法认真复习。 |
25(阅卷组长:王德彬) |
1、学生对公式的掌握不好。
2、单位换算出错较多。
3、数字计算出现较多失误。 |
1、加强公式的记忆。
2、单位的换算及数字计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 |
26(阅卷组长:邹文建) |
1、不能识别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2、公式及单位不能熟练运用。
3、对滑轮组上的绳子段数,理解认识错误。
4、混淆功率和效率两个概念。 |
1、加强物理概念公式的理解记忆。
2、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两个概念。
3、正确认识滑轮组上动滑轮绳子段数。 |
27(阅卷组长:陈文洋) |
1、部分同学单位混淆不清。
2、在理解排开体积关系有问题,导致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3、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模糊。 |
1、强化基础教学。
2、注意受力分析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