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2019-2020学年度下期小学科学
五、六年级质量监测情况分析
根据重庆市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2019-2020学年度中小学质量监测及期末考试计划安排的通知》(大足进修〔2019〕31号)精神,本年度下期主要安排了小学科学五、六年级笔试。现将科学学科考试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命题思路
科学试卷依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要求制定,五年级主要检测了五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六年级主要检测了六年级上、下册的教材内容。通过笔试检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了解,正确认识了学生学科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可以更好调控和导向学生学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
二、基本情况
(一)五年级笔试(总分25分)
表1:五年级笔试成绩基本情况统计表
受测学校数 |
受测人数 |
平均分 |
校最高平均分 |
校最低平均分 |
高于平均分学校数 |
平均分高于80分学校数 |
数量 |
% |
数量 |
% |
80 |
12346 |
19.75 |
23.15 |
13.42 |
30 |
37.5 |
20 |
25 |
表2:五年级笔试成绩分类统计表
受测
学校数 |
受测人数 |
等级统计 |
优生率
(≥80%) |
良好率
(60-79%) |
及格率
(≥60%) |
差生率
(<40%)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80 |
12346 |
7312 |
59.23 |
4091 |
33.14 |
11403 |
92.36 |
157 |
1.27 |
从表1、2可以看出:全区学校之间两极分化较严重,学校最高平均分与最低平均分差了9.73;全区优生率仅59.23%,全区学生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表3:五年级笔试每道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题号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平均分 |
0.83 |
0.5 |
0.93 |
0.46 |
0.95 |
0.77 |
0.86 |
0.71 |
0.79 |
0.46 |
题号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平均分 |
0.9 |
0.49 |
0.78 |
0.91 |
0.75 |
0.93 |
0.5 |
0.78 |
0.94 |
0.83 |
题号 |
46 |
47 |
48 |
49 |
50 |
平均分 |
19.51 |
平均分 |
0.84 |
0.95 |
0.78 |
0.93 |
0.95 |
得分率 |
78.06% |
|
|
|
|
|
|
|
|
|
|
|
|
从表3可以看出:
1.物质科学方面:电磁铁的制作和相关实验探究总体掌握较好,如:第26题磁力大小的判别、第36题制作电磁铁的注意事项检测平均得分均在0.85以上;电磁铁在生活方面的应用,学生了解得偏少,如第27题没有使用电磁铁的是什么物品,平均得分仅为0.50。
2.生命科学方面:总体得分较高,如第28题对青春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检测,第44题对人体免疫力的了解,第50题学生对新冠疫情防控热点问题的关注等方面,平均得分均在0.93以上;其他大多数题目平均得分在0.77以上,仅有第42题“有些微生物连一个完整的细胞都没有,比如新型冠状病毒”一题失分较多,平均得分为0.50。
3.地球与宇宙科学方面:学生对日晷、地球自转、公转及对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等灵活应用的知识掌握较好,平均得分在0.91以上;但对科技史实了解不够,如第29题考查哪位科学家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在自转,平均得分仅为0.46。
(二)六年级笔试(总分25分)
表4:六年级笔试成绩基本情况统计表
受测学校数 |
受测人数 |
平均分 |
校最高平均分 |
校最低平均分 |
高于平均分学校数 |
平均分高于80分学校数 |
数量 |
% |
数量 |
% |
80 |
13160 |
19.42 |
22.86 |
12.52 |
34 |
42.5 |
20 |
25 |
表5:六年级笔试成绩分类统计表
受测
学校数 |
受测人数 |
等级统计 |
优生率
(≥80%) |
良好率
(60-79%) |
及格率
(≥60%) |
差生率
(<40%)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80 |
13160 |
7317 |
55.60 |
4870 |
37.01 |
12027 |
91.39 |
154 |
1.17 |
从表4、5可以看出:六年级的学生平均成绩两极分化更加么严重,学校最高平均分与最低平均分差高达10.36;全区优生率仅为55.60%,全区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表6:六年级笔试每道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题号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平均分 |
0.68 |
0.58 |
0.91 |
0.62 |
0.65 |
0.82 |
0.81 |
0.42 |
0.84 |
0.77 |
题号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平均分 |
0.81 |
0.6 |
0.95 |
0.87 |
0.89 |
0.87 |
0.95 |
0.94 |
0.58 |
0.9 |
题号 |
46 |
47 |
48 |
49 |
50 |
平均分 |
19.2 |
平均分 |
0.72 |
0.48 |
0.93 |
0.9 |
0.73 |
得分率 |
76.8% |
|
|
|
|
|
|
|
|
|
|
|
|
从表6可以看出:
1.物质科学方面:能源、能量方面知识总体掌握较好,第31、32、38、40、42、43等题,平均得分均在0.81以上;但第30题卵石的形成一题得分仅为0.65。
2.生命科学方面:消化器官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平均得分为0.91;生物驯化和生物适应环境方面总体得分较高,平均得分在0.87以上;但食物的营养成分检测平均得分仅为0.58,昆虫的判别仅为0.42。
3.地球与宇宙科学方面:学生对太阳、月球的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对星空相关知识掌握略显薄弱。
三、教学建议
1.重视科学概念,关注教材文本。教学时,重视科学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科学知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运用,让学生学以致用,避免呆板的死记硬背。同时,教师时还应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科学热点问题。
2.重视探究过程,关注学生体验。本期测查表现出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检测中失分较大,如卵石的形成、食物营养成分检测等成绩均不理想。可能在疫情期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探究较少,建议本期教师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并加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
3.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能力培养。科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建议教师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加强习惯培养,减少意外失分。本期学生审题不仔细,填涂答题卡不规范,甚至漏答科学答题卡等导致失分的情况仍然较多。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加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力度。
重庆市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祖莉
2020年9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