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足区初中九年级(下)数学期末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完成初中三年数学课程后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终结性评价。本次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凸显素养立意。现就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卷概况
(一)基本情况
本次测试,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26道题。题型和往年相比,10道客观题,16个主观题。客观题满分40分,主观题满分110分。
(二)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命题,较好的体现了课程理念,较准确的把握了考试范围和要求,较好的发挥了试卷的“检测和导向”功能,既考查的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又注重了核心内容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同时还兼顾了本区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试卷主要特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数学考试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次命制的试题给学生的生命舒展、个性发展留下空间,从内容到形式都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变革,保证了试卷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突出了“四基”。
(一)重视价值导向
本次命题坚持德育为先,以时事、热点为抓手,紧扣时代脉搏,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如:第21题在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考查时,以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为情景引入,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大事。23题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为背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二)重视核心素养
本次命题我们坚持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内容和认知水平要求与遵循数学教育的教学规律相统一,即从《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测量学两个维度确定试题的编制规划和实施。
如:第25题。本题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学生常见常用的工具,将一次、二次函数中对最值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方程、三角形周长等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分析与代换,运用整体思想,再利用数轴上两点间距离表示转化为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计算”地自主活动过程。试图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函数、三角形周长计算的理解和思考问题地全面性。该题重视对数学基本思想的考查,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核心素养反复考查。
再如:第7题。本题重点考查了一次函数中的读图能力,能有效提取图形中的有用信息。它有很好的导向功能,能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类比、迁移能力,促使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同时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理解。我们想倡导师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对课本问题的反思,而不是抛开教材,投入教辅。通过考试来改进和完善学科教学是我们命制试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符合我区学生实际。对学生考试答题情况的分析为以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若干改进建议,即以数据驱动教学改进。
(四)重视情境设置
在测试中,依据新高考要求,无情境不入题,无情境不考试的原则。在第24题作图题中加入情境教学,因为考试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不仅要考查学生学了什么,更要考查学生是怎么学的;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能力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数学考试命题的价值取向。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对数学课程核心价值深入思考后,设计了该题,让学生通过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促进其对数学动手实践更深层次的反思。
此次试题难度适中,命题的思想、试卷表明的观点得到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三、对阅卷答题情况的分析及今后教学建议
未完,请下载:2023年大足区初中九年级(下)数学期末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